English

对邓小平理论的多侧面思考

1998-07-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主题,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举行了庄严的奠基礼。学习、宣传、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克勤教授,积十余年对邓小平理论追踪和深入研究的成果,撰著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为弘扬党的十五大精神付出了努力。

在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中,田教授依据邓小平的思路,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关系的视角,分思想渊源、立论基础、战略布局、体制模式、实践主体等5篇18个方面观照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成和发展,阐发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从而勾画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

作者提出: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的思考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先导;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迪;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则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浓厚文化底蕴。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和渗透,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物的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立论基础篇,作者指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本质与道路选择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使得邓小平理论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成为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宏伟目标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本政策是实行改革开放,根本保证在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者的这一归纳和概括,揭示了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和“三部曲”的目标,或者说是以发展为核心,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的根本战略思想。

在体制模式篇,作者指出:邓小平理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构想,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改革构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方针,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维和反霸的外交战略思想、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均充分体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当代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转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崭新面貌显示出巨大的生机活力和创造性,并为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具有长远意义的新起点。

邓小平理论内容宏富,对其进行研究的著述汗牛充栋。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不同侧面进行新的观察、思考和领悟。实践的发展,视角的变换,加上研究者学术个性特征的差异,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理解和认知必然展现出百花开放的多彩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